求真务实 优化管理 提高质量
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
教学常规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,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,进而决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。因此,抓好教学常规管理,是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,我们始终把加强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,并认真抓落实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,原有的一些管理套路已经不适用,必须与时俱进,重新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。
一、优化教学管理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
(一)、全面统筹,增强意识,是抓好教学常规的根本 。
学校的发展靠质量。在教育教学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,我校在地域、生源、师资均不占优势的现实背景下,靠什么去和别人竞争?
1、靠的是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——学校文化。学校文化是无声的课堂,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,是一所学校的灵魂。深厚的文化底蕴、高尚的文明修养、良好的师生面貌,特别是淳朴优良的校风、爱岗敬业的教风、情趣浓厚的学风一直为我们引以为傲,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法宝。同时在校园的布局规划、色彩搭配、美化绿化、硬化建设等方面,都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特征,初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文化。
2、靠的是管理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,是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,这是学校全体教师形成的共识。因此,我们始终把加强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,并认真抓落实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为了让这一理念在教师中得到落实,我们利用政治学习,业务学习等会议宣传动员,组织学习《海口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工作方案》、讨论并制定通过《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》,还专门举行了一次“教学质量与教学常规”的大讨论活动。通过这些活动,教师危机感有了,责任心感强了,使命感浓了,合作氛围更和谐了,做好常规工作已经成了教师成就自我,发展学校,促进学生成才的教师自觉行动。
(二)、民主决策,建章立制,是抓好教学常规的基础
1、建章立制。俗话说,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在管理上以制度管理为着手,制定一系列计划、方案、制度、职责等,使教师教学工作有章可循,保证了教学教研工作常态化、规范化。
近几年来,我校在管理实践中,勇于探索,不断完善,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量化评定制度。先后制定了《灵山镇中心小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》、《师德管理制度》、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》、《教研培训制度》、《学校质量目标管理制度》、《学校功能室管理制度》、《学校教师岗位聘任考核制度》、《学校奖励绩效工资发放方案》、《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》、《学校教师年度考评细则》等,印发给教职工讨论和酝酿,让广大教师充分发表意见。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,学校领导根据反馈意见再次进行认真的磋商,反复的修改,然后在教代会上表决通过,最后付诸实施。通过一系列办法、制度的制定,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加明确、过程管理更趋细化、领导教师职权更加明晰、管理更加透明,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迈上了科学化、制度化的轨道。
2、民主决策,多方参与。制度的制定与落实,目的在于服务大众,维护广大师生切身利益,促进学校发展。因此,对于重大决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、我们始终坚持多一些民主决策,少一些独断专行,让广大教师在学校里有强烈的被信任感和受尊重感,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;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,我们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,调动大家自觉遵守常规,民主管理学校的热情,且注意让学生家长参与管理,形成教、学、管的良性运行机制。
3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,调动教师的积极性。建立教职工考勤制度。严格执行教职工上班签到,有事请假制度。从教师绩效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钱,作为考勤奖罚基金,以奖励出满勤的教职工。
尽管学校目前经费十分有限,但陈校长还是想方设法,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,对于在教学上成绩突出的教师、单位给予奖励,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。
(三)、更新观念,操作规范,是抓好教学常规的关键
好的制度不是挂在墙上,而是要在现实中落实。在工作中,我们着重抓好教学常规的四个环节:备、教、辅、改。
1、抓实集体备课。我们一方面采用课时教案法,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旧教案上课;一方面在备课内容的深入上花力气。我校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采用同年级同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,做到“五定”:定时间,定内容,定对象,定场所,定主持人。活动过程按集体的五个基本环节“学、研、写、说、评”进行。
2、抓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。作业布置和批改这两个环节,改变以往那种作业布置求多、求全、求细的要求,把主动权交给老师,让各科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,不在于题量的多少,而是在于精,不在于面面俱到,而在于因人而异,有层次性,有针对性,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。提倡师生面改,学生自改,学生之间互相批改。
3、优化课堂教学。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,要提高教学质量,必须十分关注课堂教学,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为此,我们要求老师做到:一是创设好教学情境;二是创设生生、师生合作氛围;三是关注教学细节;四是进行有效训练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4、落实“培优辅差”工作。我校学生生源复杂,学生基础参差不齐,因此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战略意义。我们具体办法是“三定”:定辅导对象、定辅导时间、定辅导措施。“两结合”:实行课内和课外相结合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。落实“培优辅差”工作,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,学生学得轻松,学得愉快,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。
(四)、率先垂范,身体力行,是抓好教学常规的前提 。
领导深入基层,身体力行,给教师充分的信任,为每一位教师营造自身发展的空间,构建施展才华的平台,营造一个平等、团结、尊重的氛围,创造一个宽松、和谐的校园,这样教师就会心情愉快地为学校工作。近年来,我们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在工作中率先垂范,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,凡是要求教师、学生做到的,学校领导必须先做到。例如我校领导在带课上都主动承担六年级教学;在听课、参加教研活动方面,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随机听课,了解教学情况,与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探索,积极参加教研活动,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、听课、评课,交流研讨。同时领导实行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学校领导除了学校基本分工外,每人蹲点一个年级,每个中层干部包一个教研组。作为年级负责人,分工领导要参与到年级和教研组的具体教学活动中,从教学计划的制定、师资的配备到常规检查、日常检测、教学质量分析、教研活动的开展都要全程参与,决不做“旁观者”。 领导的率先垂范,身体力行,营造了管理者与教师和谐的氛围。
(五)、加强监控,督查落实,是抓好教学常规的保证 。
在教学常规管理中,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固然重要,但要使制度得以贯彻,质量得到提高,必须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。因此,学校主要实行定期检查、不定期抽查、学生问卷调查、学生、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来落实教学常规,规范教师教学行为。
1、定期与不定期抽查。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学设计,教学反思,教学案例、听课笔记、作业批改、测试的分析,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例会,形成制度。每个学期都开展定期检查,期中调查,期末考核等工作,期中调研结合各班期中考试成绩,通过查阅备课笔记,学生作业,听随堂课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进行分类汇总,并及时与相关教师交流,敦促整改。
2、学生问卷调查、学生、家长座谈会。通过学生问卷调查、学生、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是否开齐上足各门课程、教学常规执行情况,形成反馈意见,在教师会上公开反馈或个别反馈。并在工作中全程督查,跟踪整改,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。
3、随机方式。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检查组采取随机听课与随机检查的方式,既可以检查教学常规四个环节的落实情况,注重对“课后反思”的检查,提倡教师以研究者的态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,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闪光点,问题分析,理性反思以及改进措施等;又可以检查教师是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,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是否运用电教手段,是否贯彻因材施教、分层指导的原则,是否处理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关系;精讲与精练的关系,主导和主体的关系;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关系。同时对于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,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,更好地调控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,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二、创新校本研训模式,促进教师主动发展。
我校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,有效整合学习、反思、开放、交流、研究等现代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,尝试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思路,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,完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接,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
1.学习辐射式—— 一人学习,众人受益
学校派教师外出学习、考察或到兄弟学校听课,回校后要求写学习汇报材料,并利用校本研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。培训采用了专题讲座、经验交流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,产生了“一人学习、众人受益”的效果。这就是我们采取的“纳入实践式校本研训”,使校本研训同学校工作紧密结合,提高了研训效率。
2.自学自练式——独立自主,更见素质
此种形式把校本研训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紧密地结合了起来,在校园内带动起了学习研究之风,并注意写好读书笔记,记录心得体会,为个人撰写论文积累了素材。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件制作的自学活动。学校为教师自学打开了绿色通道,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一台电脑,还建成了有二十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,供大家学习使用。
3.帮带结对式——针对个体,各有所成
帮带结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师带徒”,这种传统的教学相长在我们的校本研训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。徒弟在师傅的诊断、指导中,不断谋求新的提高与成长。与此同时,师傅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发展,同时学校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传、帮、带的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,这又成了一种可贵的校本研训资源。
看到新教师迅速的成长起来,担任起教育教学的骨干,看到我们的青年教师在学科内崭露头角,上各级各类公开课,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,学校中形成了比、学、赶、帮的积极的工作氛围,也就见识了这种培训形式的效果。通过这样的培训,我们实现了“人人不断超越自己,逐渐形成独立风格”的愿望。
4.现代信息式——纵横网络,特意创新
学校提倡教师网上备课,认真进行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。我校根据校本研训的特点建立起了内控为主,外控为导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体制。建立了一支以校长为中心的合格的校本研训指导者队伍。
5、组内观摩——取长补短,相互提高
我们把常规课与评优课相结合,积极开展教学研究。各教研组都做到精心组织、积极探索,以课堂教学为载体,采取“六位一体”的操作方法进行,即:教师个人备课---集体备课---谈论修改形成教案---上课、听课---评课---形成结论,形成了互助的教师团体。在准备展示课的活动中,同年组的老师常常聚在一起商讨教学设计:例如罗小柳老师上区英语评优课,小组内提出建设性意见,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,落实语言训练方面,各抒己见,通过动画、动作、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,学习单词。以表演形式内化对课文语言的训练。听课后从语态、语音、衔接、课文操练等反方面提出建议。完善了课堂教学。研讨中集中大家的智慧,难题迎刃而解,提高了彼此的教学技能。
6、专业引领—— 吸取经验,提高素质
我们采取请进来,走出去的方式,聘请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、上示范课,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。例如:在开展“如何课堂教学实效”的课题研究中。为了搞好这个专题研究,我们专门聘请市教研究室的张国红主任、美兰区教研室的何邦烧主任来校做专题讲座和点评课。课后,老师们的反应都很强烈,认为这样的培训形式和效果非常好。既有理论指导,又有课例分析,对指导课堂教学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。
7、以赛促进——相互学习,促进成长
每学年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教学大赛,促使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、汇报课、教学基本功,积极促进中老年教师参与研讨课、展示课,通过备课、说课、上课、评课的系列训练,使广大教师,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,优化课堂教学全程。
三、取得的成效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主要表现在:
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提升。2014年底,我校颜礼丰老师获得省级论文评比三等奖;上学年度我校陈秀妍老师在参加市、区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;李长畅老师在参加市音乐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;黄燕华老师在参加市美术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;吴丽姿老师获得区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;陈继俊、陈嘉胜等10位老师在参加区课件制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,陈继俊校长撰写的《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策略》在中国教育上刊登;李腾飞等8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得区级一、二等奖;32位学生作文获得省、市级奖;45位学生在参加区小学生英语书写比赛中分别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二是教学质量提高了。近几年学生的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科目的及格率、优秀率都在逐步提高;近几年小学毕业测试成绩都名列全市乡镇中心校前十名;本届六年级毕业生,2名学生被海南中学录取,5名学生被海南华侨中学录取,8名学生分别被琼山中学、海口实验中学等学校录取。
三是学校品位上升了。我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;多次承办省、市、区在我校举行的现场活动,并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。
总之,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是与市、区内的先进学校相比,还有一定的差距。我们将以本次规范管理年和“双创”工作为契机,扎实工作,锐意进取,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,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。